識別超高頻電子標簽的芯片型號 -UHF
在實際應用中,當我們拿到一款超高頻標簽,往往想知道它各個存儲區的容量分別是多少,那么我們如何知道自己手中的標簽是什么品牌,什么芯片的呢?下面教大家來如何辨別UHF標簽芯片型號的方法。
UHF標簽芯片中,都有一個TID號(6C協議)或者UID號(6B協議),我們知道TID/UID號,都是只能讀不可更改的,存儲的由標簽生產廠商設定的 ID 號,而這個ID號是由RFID國際標準組織統一分配的,通過識別ID號可以知道該芯片是哪個品牌公司生產的哪一個型號的芯片。
以下羅列一下各種廠家芯片型號的編碼對照表,供大家參考:
6C系列 :依據TID前幾位來判斷芯片
Alien與impinj的TID共21H,NXP的G2系列的TID有16H/24H
E2003411 Alien H2
E2003412 Alien H3(96-480 bit EPC)
E2006001 UCODEEPC G2(224bit user memory, 96bit EPC)
E2006003 G2XM(512bit user memory,96-240bit EPC)
E2006004 G2XL (NO user memory,96-240bit EPC)
E2006806 G2iL(NO user memory,128bit EPC)
E2006807 G2iL (NOuser memory,128bit EPC)
E200680A G2iM (512bit user,256bit EPC)
E200680B G2iM+ (320-640bituser,128-448bit EPC)
E2001093 Monza 3
E2801105 Monza 4QT (512bit user,128bit EPC)(私有/公有模式)
E2801104 Monza4U (512bit user,128bit EPC)
E280110C Monza 4E (128bit user,496bit EPC)
E2801100 Monza4D (32bit user,128bit EPC)
E2801130 Monza 5 (no user,128bit EPC)
6B協議的目前有NXP HSL :
(總容量2048bit= 256Byte, byte 0-7 為UID)
UID:E0040000...
一、高頻和超高頻的特點:
高頻標簽比超高頻標簽便宜,節省能量,穿透非金屬物體力強,工作頻率不受無線電頻率管制約束,最適合用于含水成分較高的物體,例如水果等。
超高頻作用范圍廣,傳送數據速度快,但是他們比較耗能,穿透力較弱,作業區域不能有太多干擾,適合用于監測從海港運到倉庫的物品。而且超高頻系統價格較高,一般是高頻系統的10倍左右。
二、高頻與超高頻的區別:
1 、從技術發展程度上看:
高頻技術比超高頻技術相對成熟一些。從1995年初步商業化開始,到今天的廣泛性、成熟化實際應用,高頻技術取得了相當不錯的成績。與其他頻段的RFID標簽相比,高頻標簽的生產量最大,廠商的ROI也最高。通過不斷的完善與改進,針對高頻標簽生產、數據協議共享和構造RFID應用的基礎等方面的學習曲線模型也已經建立。超高頻技術則剛開始進入大規模應用階段,其技術水平還沒有達到成熟的地步。
2、從信號干擾方面看:
高頻和超高頻RFID系統都非常依賴于讀取器和標簽之間的通訊環境。不過,高頻技術的近場感應耦合減少了潛在的無線干擾,使高頻技術對環境噪聲和電磁干擾(EMI)有極強的“免疫力”。而超高頻采用電磁發射原理,因此更容易受到電磁干擾的影響。同時,金屬會反射信號,水則能吸收信號,這些因素都會對標簽的正常功能產生干擾。雖然經過技術改進后的部分超高頻標簽(比如Gen2)在防止金屬、液體的干擾方面性能優良,不過和高頻標簽相比,超高頻仍稍遜一等,需要采用其他方法來彌補。
3、 從全球規范標準上看:
國際標準化組織/國際電工委員會于1999年制定了ISO/IEC,15693標準,對高頻射頻識別技術的實施進行了規范。13.56MHz的高頻波段成為在世界范圍內有效的國際科學和醫學(ISM)波段。在日本于2002年12月同意使用一致的高頻頻率后,其功率水平也在世界范圍內得到了統一。超高頻的標準就不那么統一,不同國家使用的頻率也不盡相同。歐盟指定的超高頻是865~868MHz,美國則是902~928MHz,印度是865~867MHz,澳大利亞是920~926MHz,日本是952~954MHz,而中國等國家則還沒有給超高頻一個合適的頻段范圍,處于標準缺失狀態。超高頻頻段的不統一造成的直接后果就是使試圖建立全球供應鏈無縫鏈接的企業供應鏈鏈條斷開。
4、 從全球RFID功率要求上看:
歐洲電信標準協會(ETSI)的EN300-220規范有兩個主要的條款對超高頻不太有利。其一是關于功率的限制,規定有效輻射功率為500毫瓦;其二是關于帶寬的限制,結果是無法使讀寫器跳頻,也限制了標簽的反沖突仲裁速度。歐洲規范限制了超高頻標簽和讀取器之間的信號調制,導致美國和歐洲系統的不一致性。
RFID標簽在實際應用的用戶中獲得了大量的好評,雖然價格相對較高,但是超高頻標簽技術在商品的自動識別、安全性等各方面有著明顯獨特的優勢,企業的生產效益及管理都會有所提高。
目前,有兩個標準可供選擇。一是ISO18000-6B,另一個是已被ISO接納為ISO18000-6C的EPC C1G2標準。這兩個標準,各有優點。
ISO18000-6B標準
該標準定位于通用標準,應用比較成熟,產品性能相對穩定,數據格式和標準相對簡單。ISO18000-6B標準的主要特點包括:標準成熟、產品穩定、應用 廣泛;ID號全球惟一;先讀ID號,后讀數據區;1024bits或2048bits的大容量;98Bytes或216Bytes的大用戶數據區;多標簽 同時讀取,最多可同時讀取數十個標簽;數據讀取速度為40kbps。符合ISO18000-6B標準的電子標簽主要適用于資產管理等領域。目前國內開發的 集裝箱標識電子標簽、電子車牌標簽、電子駕照(司機卡)均采用此標準的芯片。
根據ISO18000-6B標準的特點,從讀取速度和標簽數量來講,在卡口、碼頭作業等標簽數量不大的應用場合,應用ISO18000-6B標準的標簽基 本能滿足需求。目前,中國海關物流監管系統中所使用的“電子車牌識別系統”使用的就是ISO18000-6B標準的電子標簽.
ISO18000-6B標準的不足之處在于:近幾年發展停滯,有被EPC C1G2取代的趨勢;用戶數據的軟件固化技術不太成熟,但這種情況可以通過芯片廠家將用戶數據嵌入解決。
ISO18000-6C(EPC C1G2)標準
該標準的特點是:速度快,數據速率可達40kbps~640kbps;可以同時讀取的標簽數量多,理論上能讀到1000多個標簽;首先讀EPC號碼,標簽 的ID號需要用讀數據的方式讀取;功能強,具有多種寫保護方式,安全性強;區域多,分為EPC區(96bits或16Bytes,可擴展到 512bits)、ID區(64bit或8Bytes)、用戶區(224bit或28Bytes)、密碼區(32bits或4 Bytes),但有的廠商提供的標簽沒有用戶數據區,如Inpinj 的標簽。EPC C1G2標準主要適用于物流領域中大量物品的識別,正處于不斷發展之中。
EPC C1G2標準具有通用性強、符合EPC規則、產品價格低、兼容性好等眾多優點,但有如下問題需要考慮:
1、該標準的標簽產品及應用還不成熟,目前的標簽多為空氣介質。
2、用戶數據區小,只有28個字節,對于集裝箱標識電子標簽,如需將ISO10374所定義的集裝箱數據全部寫入,數據區容量不夠。
3、目前,用于EPC標簽的芯片幾乎都是倒貼片的,可焊接封裝的芯片極少。倒貼片的工藝對于長年工作在室外、運動、顛簸的物品來說,可靠性難以保證。
4、EPC C1G2電子標簽定位于通用性標簽,過于追求低廉的價格,其芯片設計和封裝設計對產品的環境適應性考慮較弱,如應用于集裝箱標識電子標簽這種環境適用性要求較高、使用壽命較長、應用領域相對專業的領域,芯片的技術、性能、工藝需要進一步提高。
5、該標準內含自毀程序,這對于集裝箱這種長期流動使用的運輸工具需要認真考慮。
根據以上分析比較可知,ISO18000-6B標準的電子標簽技術、應用比較成熟,如應用于集裝箱標簽,產品化、實用化步驟可快一點;對于EPC C1G2,首先要解決芯片的技術、性能、工藝等問題,需要得到國內外芯片商的大力支持,實用化推廣的時間難以預料。
- 上一篇:沒有啦
- 下一篇:RFID固定資產管理系統 2018/3/13